
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衡器科协举办2022浦东新区科协支持继续教育项目系列讲座--- 大数据时代的传感器技术和系统应用---传感器技术(一)
发布时间:
2022-10-19 13:49
分类:
应用行业
访问量:
2022年6月15日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衡器科协举办的2022年浦东新区科协支持继续教育项目“物联网时代衡器转型升级”的系列讲座正式开讲。
本次讲座邀请到了上海杉达学院副校长、上海机械工程学会设备维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学研究分会理事、中国成人教育学会教师继续教育分会常务理事娄斌超教授进行授课,授课主题为 “大数据时代的传感器技术和系统应用---传感器技术(一)”。
本次培训主题
娄教授的“传感器技术和应用”计划分为六次来讲解,这次的
内容主要为“传感器概述”,包括以下六个内容:
1.什么是传感器
2.传感器的作用和地位
3.传感器现状和国内外发展趋势
4.检测系统的组成原理
5.传感器的定义、组成和分类方法
6.常用传感器简介
娄教授从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电子产品如冰箱、空调、电视机、手表、旅游索道钢缆等产品使用中的信息采集来引入传感器的概念---能够感受被测量变化,并将其转换为其它物理量变化的器件就是传感器。从广义的角度来说,感知信号的检出器件和传输信号处理部分总称为传感器。
对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接触到的各式各样的被测量,就有各种各样对应的传感器。传感器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和帮助,也为人类的社会文明提供更多更科学的物质条件。
人类通过视觉、听觉、嗅觉、味觉、触觉这五种感觉器官来直接获取外界信息,并通过神经将载有外界信息的信号传递给大脑进行分析、综合和判断,从而感知外界事物与信息,并做出相应反应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传感器就相当于人体系统中的五官和皮肤,传感器为人类客观定量认识世界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当今信息时代,构成现代信息系统技术的三大支柱:传感器技术(信息采集)、通信技术(信息传输)、计算机技术(信息处理)。它们在信息系统中分别起到“感官”、“神经”和“大脑”的作用。在利用信息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获取准确可靠的信息,而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就是传感器。
传感器已渗透到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、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,在宇宙开发、海洋探测、军事国防、环境保护、资源调查、医学诊断、生物工程、商品质检、产品质量监测、甚至文物保护等领域均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。
可以毫不夸张地说:几乎每个现代化项目,以至各种复杂工程系统,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传感器。
把握住传感器技术就具有探索世界的另一双“眼睛”!
娄教授通过对一般检测系统的组成原理引申至传感器的组成:敏感元件、转换元件、基本电路等三大部分。并根据应用领域、工作原理分为各种不同种类的传感器。通过对其中的光电式传感器、电阻式传感器、电容式传感器、电感式传感器、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、主要结构、应用场合及案例的分析介绍,让学员了解到了它们的基本特性和主要区别,也知晓了传感器总的发展趋势朝着发现和利用新效应、开发新材料、微型化和微功耗、集成化与多功能化、智能化、数字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。
娄教授的精彩授课给学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虽然由于疫情原因,本次采用了线上培训的方式,但大家反馈讲课内容容易理解、举例说明很接地气,期待着下一次的精彩课程。